隨筆日記v.2—做自己想做的事,很難嗎?

2020-08-16

曾經有人說,長大就是學會捨棄的過程。

學習留下想要的,捨棄不要的,在生命的得失當中去做權衡。

然而,當我們年齡逐漸成長,我們是否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?


大多時候,隨著外界眼光和世俗價值的影響,我們追逐一些大眾都渴望的人生價值,對於多數人而言,賺大錢、開名車、住豪宅,就是人生成功的定義。

而我們也渴望被關愛,在意外在的評價與眼光,渴求從他人的認同與讚賞中找尋自我的價值。

那些社群平台的按讚數、粉絲數量的追蹤、親戚朋友的評論耳語、外在的聲音與眼光,都成了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束縛。我們不得不去考量這些外界的各種聲浪與目光,做任何事情之前,好像有一些因素不符合社會的期待、大多數人的價值觀,就應該捨棄,因為總有一些聲音告訴自己該怎麼做


權衡得與失,是生命當中必然會遇到的習題。

但我們卻很常不放過自己,各種思緒夾雜,各種負面能量襲擊,在壓力大的背後,我們需要去思考該如何調適自己,找到喘息與修正的空間。

靜下心來,聆聽內在的聲音。在一個舒服、平和的狀態去思考,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

是為什麼想要?  又有哪些因素干擾自己?

如果生活中缺失了讓自己喘口氣的機會,連找到自己舒適、自在、放鬆的方式都沒有,那當下最應該做的,或許是先好好照顧自己。

照顧好自己,心境平和、身心安定了,再來談人生的追尋。

沒有穩定的身心,很容易在各種境遇中迷失、挫折,也容易忘記自己真正的喜好和渴望。


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很難嗎?

也許是,也許不是。每個人生命當中的權衡,往往是用自己的人生負責,沒有個標準答案。但是倘若你願意,試著去放鬆、緩和自己的思緒,嘗試釐清內在與外在聲音的比重與權衡。

我認為,自己真正想做的事,勢必會下很大的工夫去考量、仔細熟慮,通常不是一時衝動的結果。如果是這樣,當一切準備就緒,難道在等別人否定自己嗎?

鼓起勇氣,去嘗試吧!

不去試,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想要?

怎麼知道自己原來這麼有能耐?

怎麼知道自己原來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強?


有時候,該跌的跤還是要跌,才會知道原來這麼痛、有哪些路該避免。

人生的很多經驗,會由他人的分享與建議汲取而來。

但大部分時候,我們得親自嘗試,摸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。


不論不盡人意或順遂,都是一種選擇,不怨天尤人,都將是旅途中的經驗與養分。

而那些外在的眼光與評論,都將成為過眼雲煙,深思熟慮過後明瞭自己最想做的,也許就是當下最應該去做的事。



© 2019 碩士生的生活札記  版權所有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