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筆日記v.1—用廣闊的心面對信仰

2020-06-19

活著到底要幹嘛?

不知道大家對於人生是不是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。

這個問題自小在我心裡萌芽。大約從國小開始,我不停思索生而為人的意義是什麼?而我又為何為人?

也因為自幼對生命的不斷探討,我很願意接受對於心靈層面能有所提升的事物。我總認為,人生這趟旅程,不應只是忙碌於工作賺錢、滿足物慾這樣的惡性循環。

在探索生命的這條道路上,因緣際會下我遇到了宗教。或許很多人會覺得「宗教」是個敏感且不理性的關鍵詞,可我相信任何「信仰」都有它的意義,只要是能為人生帶來正向、良善的影響,這樣的信仰,無論是不是宗教,我都認為值得去探討、投入。

當然,信奉宗教的前提是,要能清楚認知所信仰的宗教為何,並保有一顆開闊的心,去學習當中的好,也不去批判非同宗教的信仰,因為信仰都是平等的,沒有高低、好壞之分。


當我們沒辦法認清自己信仰的宗教其來源、教義、核心理念,以及種種行為活動背後的原因時,我們很容易在當中迷失。


因迷(不明白)而信仰宗教,是「迷信」。
因理解而信仰,那會成為人生中指引方向的一盞明燈,在遇見挫折時有好的見地幫助自己轉念,也可能從中成為更好的人。

那麼,一定要從宗教,才能成為更好的人嗎?或許不盡然,擁有良善美好的價值觀、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向、積極的處世態度,這些都可以幫助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有好的提升和轉變。


只不過有宗教的信仰,可以幫助自己更有方向的培養正向、積極的人生觀和處世態度,當然這部分也因人而異。但不可否認的是,這世界上有很多宗教的創立初衷都是良善的,希望世界和平、減少紛爭,人們相處安定和樂。但因為人們的私心,讓宗教參雜了利益、政治、權利等因素後,宗教開始變得不那麼單純,走向變質的道路。


伊斯蘭教不好嗎?其實沒有不好,古蘭經裡也含括了良善的美意,但是因為人們依據自己的解讀、扭曲,加上大時代環境的變動等因素,而造就了ISIS組織的成立。


事實上,很多國際賑災、救難團體、推廣和平的基金會與非營利組織等等,這些幫助社會和世界提升的行為與團體,背後都有宗教的信仰為根基。


所以,宗教不好嗎?或許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。如果我們用更開闊的心,當面對「宗教」這個詞,能夠理性、平和的去探索、思維,會發現當中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。


維的狹隘與拘束的胸襟,往往阻礙一個人的學習與成長。


你有信仰嗎?或是你有宗教作為生命當中的指引嗎?希望這篇文章,能啟發大家對於信仰的思維,一同促進彼此之間正向的成長,也開拓對於宗教一詞更寬廣的視野。


(P.S.本篇文章皆使用無版權圖片,無侵權疑慮。)

© 2019 碩士生的生活札記  版權所有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